行业动态-威海时光行渔具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  
地图
● 中 文  
● English
行业动态
中国钓竿行业现状浅析
作者:威海渔具     10-7-23 8:48    浏览次数:3524
      中国钓具真正的产业化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钓鱼活动在中国迅速走热,带动了钓鱼用品供不应求。中国的钓具企业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起来。到了21世纪初期,钓具市场总体趋于饱和状态。厂家和商家的利润也从初期的高利润到今天的蒲利。国内的鱼竿工厂也从OEM到现在有了品牌意识,中国钓具市场的发展也使国外钓具企业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并逐步将生产工厂直接设在中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国目前的钓具市场,主要分成高中低三大块。高端市场被国外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品牌占据着;中端市场在威海、福建和浙江一带,这部分市场的份额比较大,基本上适应中国钓鱼人的消费水平;低档玻璃钢市场在河北地区,也占了不小的一份市场。
抢占市场份额之道
     我们先就鱼竿生产来看,在材质和技术旗鼓相当的今天,鱼竿厂家比的就是服务和鱼竿的品种和花样。而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的了,因为价格在竞争的态势下已经杀到了底线。从前,一支鱼竿就可以赚几百的暴利时代已经随历史的车轮呼啸远去了。鱼竿生产企业如果再想占一些市场份额的话,解决的办法就是调整营销模式。营销模式目前也就两种,代理型和直销型。第一种是中国钓具行业发展以来延用范围最广,时间最久的销售模式,所以所占比例大,其优点是省心省力,不用积压库存,缺点是没有品牌或者是有品牌但市场混乱。第二种的优点是可以打自己的品牌,可以有自己固定的销售渠道,反馈信息快捷,缺点是积压大量库存。这两种模式都不违背市场的发展规律,都可以健康发展下去。
产业发展的瓶颈
     众所周知,现在鱼竿产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原材料上。如果日本和德国不提供原材料,我们津津乐道的发展简直是在空谈。2006年碳布危机来临的时候,有多少鱼竿企业在为原材料奔走?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警告,所以现在很多鱼竿企业不仅肩负着产品的创新使其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还要从源头上解决原材料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只有使原材料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促使鱼竿企业向良好的态势发展。当然,现在大型的企业都在努力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有些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碳布后产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己的原材料的供给。典型的有杭州法莱,杭州贝西欧碳素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2006年碳布紧张的情况下,法莱通过三个渠道解决了燃眉之急,其中国内10000米的碳布自给功不可没。一些企业的碳布问题解决了,但碳丝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所以材料的源头是关键。关于另一种促进钓具产业发展的方式是推广新型的钓鱼方法,参与钓鱼的人就更多,这样也带动了其他钓鱼附件乃至整个钓具行业的蓬勃发展。
       钓具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上游企业的努力,还需要下游即产品最终进入钓鱼消费者手中的推介者即零售店的努力。中国的钓具零售店,传统夫妻店占到了80%,剩下的连锁店和老板雇员方式各占10%。他们的进货渠道主要靠展销会和代理商两种方式,经营的产品高中低档都有,其中低档和无品牌产品占主流。而他们的销售价格也会因新老顾客不同而不同,这些零售店大多内部商品摆放凌乱,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进销存管理手段原始,时间一长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有些什么货,库存量是多少。长此以往,库存量逐年增加,每年都赚钱,但又没有看到钱在哪,这就是商业中所说的潜亏。当然我们所说的这些零售店也正在随着钓具市场的不断成熟走向正规。眼前,大多钓具店的老板们也把品质和品牌放在了首位,开始了注重店面的规模和宣传,并配合了优秀的售后服务。
钓法是否多元折射钓具待业的兴衰

      中国的钓鱼活动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收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宽裕,钓鱼人的队伍在迅速的壮大,所使用的钓竿也有了玻璃钢钢铁钓竿到碳素钓竿过渡。钓法也从最早的传统钓法到现在的台钓、矶钓等多种钓法。从客观上来说,钓法是否多样化基本上折射出钓具行业是兴还是衰。虽然中国钓具行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钓法的多元化带动和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的钓具市场终归会走向繁荣和有序。

版权所有:威海时光行渔具有限公司
鲁ICP备10033534号-1
佰年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流量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