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anguage=VBScript %> <% Response.Status="301 Moved Permanently" Response.AddHeader "Location","http://www.whclmy.com" %>能效标识不再是一个贴在商品上简单概念, 面对消费日趋理性的消费者。饱含着空调品牌的技术含量和对消费者负责的一颗诚心,无论是能耗产品的淘汰,还是空调能效的不时升级、逐步良性发展,最终受惠的都是普通的消费者
各权威媒体发布的空调能效比检测结果等相关报道被纷纷转载,近段时间。对于中央空调能效比的缺斤少两”空调品牌觉得委屈,消费者觉得失望。
因为此次检测被公布的不合格”并不是产品性能质量上存在问题, 一个能效标识放翻整个空调行业空调品牌所以觉得委屈。而是栽在空调内机旁边一小行非常不起眼的能效标识数据上。检测结果显示,能效标识不符的现象几乎涉及全行业各个品牌。有品牌表示,自己产品的能效比是达到国家规范的只是能效标识的数据不是很准。对数据出入的解释是由于产品批量生产,会存在个体差别,个别型号确实标识不符。但所有产品在质量上没有问题,属于合格产品,对消费者使用不会有任何影响。有企业感慨,一直认为很少有消费者能看懂这些标识数据,并没有充分重视,觉得只要保证质量,数据高点、低点没啥问题。
目前挺立市场的品牌都非常关注产品质量, 空调行业的搏杀一向是家电行业里最惨烈的从几百个品牌的厮杀中冲出重围实在不容易。所以。珍惜和重视品牌形象。此次检测结果显示出的能效标识“就高不就低”现象,让行业突然意识到产品和品牌都应建立在更精细、准确的规范基础上的
带来行业尴尬 监管的局部缺失。
跟能效标识监管的局部缺失不无关系。由于能效标识制度采取的生产者或进口商自我声明、备案, 空调品牌栽倒在能效标识上。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能效标识数据跟产品的企业规范一样,都是由生产厂家自己标注的备案时虽然要求企业出具相关检测演讲,但检测数据并没要求出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可在企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因此,空调的能效标识其实就是一份企业的自我声明。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也有企业表示。产品更新非常快,所以也确实存在为了图省事,升级产品的能效标识数据跟未升级的相同。由此看来,
但还是应该有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虽然空调市场已经较为规范。去掌控异常激烈的商业竞争。
惠及消费者空调的能效比, 能效标识淘汰了高能耗。这个专业概念能够如此广泛传达并被消费者知道,节能惠民政策”功不可没。2009年6月1日,国家正式在空调行业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达到定频空调能效比标准1、2级的空调实施300元~850元的财政补贴销售。一纸政策令,空调品牌争先恐后地淘汰高能耗产品,挤破头地去竞标惠民补贴。这种真金白银的杠杆对高效节能空调市场的撬动立竿见影。据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以前,中国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空调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5%左右,70%以上为不节能的5级空调。惠民补贴的推动下,高效节能空调销售量大幅攀升,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今年5月已达到80%以上。2010年6月1日起,空调能效新国标正式实施。
欢迎咨询威海昌隆贸易中央空调的更多的空调信息: www.whclmy.com